2025年8月28日上午,广东省研究生暑期学校“湾区善治:社会工作创新人才计划”第七讲顺利举行。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及高级教学顾问、硕士课程主任冯国坚,以“社会创新和社区发展”为主题,聚焦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从香港福利政策变迁到基层实践案例,为师生们清晰勾勒出香港社区发展与社会创新的演进脉络与实践方向。
冯国坚剖析了当前社会的核心困境:全球多国面临两极化挑战,城市贫困群体中,劳动者占比已超过无业者,即“越工作越贫穷”成为现实——低收入者拿着微薄薪资,面对短期合约、低保障的“贴花饭碗”,常陷入“月光”甚至负债;而福利制度转向“工作与福利挂钩”后,不工作者需证明参与义务劳动才能获取保障,政府购买服务的KPI导向,还曾让社工偏向易处理个案,却忽视了高需求群体。
冯国坚指出,面对困境,社区发展与社会创新将成为破局关键。社区发展已从早期地域互助,拓展到兼顾老人、残障人士等人群的多元支持,2021年国际社区发展定义明确的“价值观、社区参与、包容性”等8大元素,为实践提供了标准化框架。香港的社会创新更是涌现了诸多暖心案例:香港单亲妇女简化剪发流程、残障人士在停车场提供洗车服务、低收入妇女到中环推车上门卖汤等等,这些源自基层的创意和实践,为弱势群体重新点亮了生活希望。
此外,社会的核心困境中,从事社会工作的企业也面临着创新成果易被商业复制、社工因缺乏工商管理知识导致失败率较高等诸多挑战。冯国坚特别介绍了欧盟的应对思路——不依赖单一企业模式,以“social innovation”推动多元协作,凸显社工在动员群众、维系关系中的核心优势。
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社区发展与社会创新的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未来,唯有多方协作、积极发挥社工的专业力量,才能为民生服务注入更多温暖与活力。
嘉宾简介:
撰稿:郭广辉、张钰喻、王赋琳
摄影:郭广辉
一审:蔡静诚
二审:戴昌桥
终审:聂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