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湾区系列讲座④|数字技术赋能社工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助力社区环境与福祉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研究生  MPA和MSW园地

善治湾区系列讲座④|数字技术赋能社工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助力社区环境与福祉研究

作者:    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10


2025825日上午,广东省研究生暑期学校“湾区善治:社会工作创新人才计划”第四讲顺利举行。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兼地理系任助理教授郭琦瑛为学员们带来《数字技术赋能社工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助力社区环境与福祉研究》专题分享,她基于数字技术的社区环境与福祉研究重点解读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在社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为提升社区社会工作的效能、增进居民福祉提供了全新思路,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郭琦瑛对地理大数据及机器学习技术进行讲解,通过图表演示 GIS 社区数据模型让抽象技术变得直观易懂指出起初GIS 多应用于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等大尺度领域,服务于省、市一级政府决策。如今,其应用范围应该逐步向小尺度、微观层面延伸,成为社区社工的“得力助手”。


通过GIS技术,可以使社工精准了解服务区域的空间特征与属性信息,不同社区的不同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扶贫研究中,借助GIS收集各社区贫困率数据,可快速掌握贫困人群分布规律,让帮扶资源精准落地;在社区规划与服务设施选址中,通过分析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等空间数据,能实现社会服务设施的公平布局提升服务可及性。


郭琦瑛强调了地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的重要价值二者融合可训练具备空间思维的智能模型,辅助社区社会工作的评估与服务设计。通过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不仅能更高效地识别社区问题,还能前瞻性预测社区需求变化,让社区社工的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进一步提升社区社会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持续了将近1小时,在场师生围绕“研究如何低成本引入GIS技术”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郭琦瑛逐一细致解答,现场氛围浓厚。课后在场师生表示此次讲座干货满满为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视角和实践路径将尝试在自己后续的研究与实践中引入GIS 技术。



撰稿:郭广辉、张钰喻、王赋琳

摄影:郭广辉

一审:蔡静诚

二审:戴昌桥

终审:聂华丽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仑头路21号 广东财经大学北校区北2栋6楼-公共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020-84096023
Copyright  ©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ICP 备案号:粤ICP  13087611号
广财大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