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公共管理(MPA)125200(非全日制)招生目录

发布者:曾华强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11


    学科点简介:我校公共管理学院MPA学科点拥有一支高素质的MPA师资队伍。其中,校内导师共58人,正高职称26人,副高职称27人,57人获博士学位,32%有国外进修和学习经历,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每门课程均配备2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校外实践导师32人,聘请政府机关、行业组织、社会机构以及其他高等学校具有丰富学术经验的正高专家或处级以上干部,具有博士学位的达50%以上,实行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培养的“双导师”制。现有在校MPA学生250余人。本硕点在校本部只开设非全日制班,在佛山研究生院只开设全日制班(全日制班研究生研一就读于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研二就读于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请考生留意。


    合作办学:我校已与广东省人才服务局签署了共建MPA教育中心的协议,与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多个单位签订政校合作框架协议,与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共同努力打造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基地,与广州大剧院、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时代地产集团等单位签订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短期交流培养等,为保证MPA的培养质量创造了优良实习条件。


    研究实力:近十年来,本学科点共承担了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0余项,国家自科基金13项,教育部项目19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3项,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广东省自科基金项目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6部;国内权威及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6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等奖1项。


    培养目标:立足大湾区,面向广东,聚焦基层。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按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为国家党政机关和其他公共组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公共精神、法治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公共经济学、宪法与行政法、社会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数字政府理论与方法、城乡数字治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治理改革与创新、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公共管理案例研发、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伦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公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从事公共服务工作,包括在各级地方党、政、群机关;各类事业单位;非营利公共组织(各种协会、基金会、工会等);公司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管理、服务、政策分析与咨询工作。



专业代码125200                 咨询电话020-8409602384096166

序号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

1

公共管理(非全日制)

1)▲管理类综合能力(200分)

2)▲英语(二)(100分)

F001-思想政治理论(开卷)

表示统考科目或联考科目,考试题型、考试大纲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其他为自命题科目。




    F001-思想政治理论(开卷)


复试中进行考核。该科目采取笔试,开卷的方式,成绩折算计入复试总成绩。具体安排以学校公布的 《广东财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为准。


复试面试考试题型及相应分值如下

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素质考试

1.专业与情景化面试 200

1英语口语与听力测试50

2综合素质问答题150

2.无领导小组面试 100


参考书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中国公共管理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复试面试考试大纲

《公共管理硕士综合素质考试》


第一部分 专业与情景化面试

1重点考查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发音准确性、语法正确性、表达流畅性等,限时回答。

2考查考生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分析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表达能力等与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有关的能力。 从复试试题中抽取题目,三题中选二题,限时回答。


第二部分 无领导小组面试

考生分组后围绕抽取的题目展开讨论与总结,重点考查考生的应急处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判断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价值取向等。从复试试题中抽取题目,限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