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财经大学2026年接收全国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预报名公告》的要求,现将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MSW)教育中心2026年接收社会工作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预报名工作公告如下。
一、学院概况
广东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由公共管理学院负责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深厚家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工作高级应用型人才。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8年,秉承“厚德致公 励学善治”的院训,按照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要求,构建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校地协同以及数字化、湾区化、实践化、应用化、国际化突显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建有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政府治理政策与法规科普基地、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等2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港澳大湾区数字公共治理改革与创新研究团队、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团队等10余个校级科研团队,建有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心、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乡村振兴与村镇规划研究院、大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非实体科研机构。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24年获批,并于2025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22人;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于2001年开办,为广东省首批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1年入选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校内专业导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目前建立了10个校外实践基地,其中省级实践基地2个;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1个。本硕士点实行“双导师”制,目前聘任校外实践导师12人。
MSW骨干教师团队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3项,市厅级项目近50项,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6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导师团队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在健康和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基层城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研究优势,近五年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决策咨询报告已有3篇被中央有关部门批示,4篇被省市有关领导批示,3篇被厅级单位采纳。
二、招生专业: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下设三个方向:健康和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乡村振兴
2026年接受推免生的人数为5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三、报名条件
1.申请人在9月21日(含21日)前发送申请邮件到学院联系人邮箱2223085001@qq.com。邮件以“申请专业名称+申请人姓名+手机号”命名,并提交以下材料(pdf文件格式):
(1)申请人有效的学生证、身份证(正反面)
(2)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加盖推荐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3)英语等级证明(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
(4)证明申请人在科研或专业实践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原创性成果材料(该材料不作为必须提供材料,供招生单位参考)
申请人如果获得复试资格,复试时须提交以上材料原件核验。
2.审核申请人资格,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并发送确认邮件。
3.获得复试资格的申请人按规定时间参加复试。
4.拟录取的推免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填报我校。我校将在系统功能开通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向通过复试进入拟录取名单且已在推免服务系统接受“复试通知”的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予以确认,否则视为放弃拟录取资格。
四、其它事项
1.预报名阶段,若申请人尚未知晓是否获得推免生资格,可先参加我校复试。参加复试后,若考生取得当年推免生资格,则复试成绩有效;若未取得当年推免生资格,则复试成绩无效。
2.申请人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提交虚假材料、作弊及其他违纪行为,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学校有关文件处理。
3.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录取资格,列为统考生。
4.错过预报名的考生如仍有意愿报考我校,可在推免服务系统中报名。相关学院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再次组织复试。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4096023、84096166(工作日:8:30-11:30,14:00-17:00)
联系人:郭老师
若上级部门对2026年招生政策有新调整或规定,以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