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上午,广东省研究生暑期学校“湾区善治:社会工作创新人才计划”第三讲顺利举行。博士生导师、长江青年学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梁玉成教授应邀为暑期学校学员分享“生成性大模型赋能学术与科研”,深入浅出解析AI时代科研与学习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学员科学运用AI工具提供了重要启发。
梁玉成指出,随着计算社会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大模型正深刻颠覆社会科学研究模式:一方面,其能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快速生成初步研究成果,显著提升研究效率;另一方面,也对研究者提出新要求,需主动提升认知能力,以更好适配工具革新。谈及大模型发展趋势,梁教授强调,当前大模型呈现“年度迭代、功能升级”的迅猛态势,“智商”持续快速提升,人类需提前更新观念,适应与高智能AI共存的新时代。
在应用实践层面,梁玉成详细介绍了大模型的多元应用场景。从对话问答、逻辑推理、“后退回答”等深度任务,到图像文本分析与内容生成,再到自动完成数据分析、文献综述等复杂科研工作,大模型已成为科研与学习的“降本增效利器”。
此外,梁教授特别强调个人知识库建设的重要性:高质量个人知识库能帮助大模型精准对接研究者需求,提升辅助效能,而其建设需依托专业工具解决算力与存储难题。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主流工作模式,“AI商”将跃升为核心竞争力,唯有主动提升“AI商”,才能在智能时代把握先机,让大数据真正为科研与学习赋能。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效拓宽了学员们的学术视野,为其后续运用AI工具开展学习与研究提供了清晰指引。
撰稿:郭广辉、张钰喻、王赋琳
摄影:郭广辉
一审:蔡静诚
二审:戴昌桥
终审:聂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