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10:00—12:00,公共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城市管理系和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城就未来”读书会第13期围绕何燕玲的《人民城市之路》一书在博学楼106展开品读活动。读书会由城市管理系主任王妙妙老师主持,2022城市管理专业2班梁晓琳和何滢等同学分享。
读书会伊始,王妙妙老师指出,《人民城市之路》是一部深刻阐述城市发展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城市治理的理论框架,更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在这本书中,何燕玲教授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描绘了人民城市的发展蓝图,探讨了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人民的福祉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由2022城市管理专业2班的梁晓琳和何滢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与我们分享她们对《人民城市之路》的理解和感悟,以期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何滢同学分享的核心观点是“靠近人民,实现社区精细化治理”。从中国社区的三重性、社区精细化治理的顶层设计、社区的生活气息、小区治理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体上来说,成都社区的精细化治理立基于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治理立场,以政党统领、联动协同为上下同构的核心治理机制,设计了规范化、稳定化、整合性的政策体系保证治理行动的主动化、常态化和制度化。在社会力量薄弱的治理转型期经由党组织之手还权于民,赋能自治,能够重塑小区治理结构并重植社会资本。此外,鉴于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集中了小区生活中最多、最突出的矛盾和冲突,成都探索的信托制将信义治理引入小区、院落以解决物业服务中的“信任赤字”,以此希望塑造公共良知,营造普遍信任的公共生活。
何滢同学分享
梁晓琳同学分享的核心话题是“场景运营融汇空间、生活与治理”。通过场景营城的内涵和意义、成都营城逻辑的特点与亮点、对未来城市发展启示来阐述城市为谁而治、谁来治理、如何治理。同时,阐述了人民的主体性与对话协同。此外,重点分享了为民而治映射着在城市场景中就是人民城市的建设过程,是成都治理的本质。治理的基点在党的领导和党组织的发动下,多元主体联系起来构成协作网络。未来,既要高速发展,又要良好治理,还要让发展和治理服务于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梁晓琳同学分享
最后,王妙妙老师进行了总结,指出《人民城市之路》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我们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书中所阐述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参与城市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能够将今天的讨论和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将“人民城市”的理念贯彻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城就未来”读书会由公共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城市管理系和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旨在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致力于阅读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运营等经典著作和前沿文献,以提升学生对城市管理的理论认知,提高学生理解、思考和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致力于城市领域研究者、工作者、学生提供一个以书会友、共同学习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与美丽中国、和谐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彰显我国城市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城就未来”读书会第13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