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19:00—20:30,公共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城市管理系和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城就未来”读书会第12期围绕姜晓萍的《中国城市社会治理》一书在立德楼642学术报告厅展开品读活动。读书会由城市管理副教授姚军主持,2022城市管理专业1班李柏铭和肖杨洋等同学分享。
读书会伊始,姚军老师对《中国城市社会治理》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该书因其在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广泛认可而备受推崇。该书不仅全面梳理了城市社会治理的理论发展脉络,还构建了具体的战略框架与评估监测体系,为城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书中特别强调的党建引领和多元共治原则,对于指导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对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刻探索和渴望,我们开启了对这一主题的深入分享。
姚军老师主持
李柏铭同学首先深入探讨了城市社会治理的理论起源,并结合当前全球现实,精辟地分析了书中所讨论的城市社会问题。肖杨洋同学深入剖析了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三大核心要素:社区治理、多方参与和科研服务能力。李乐诗同学深刻把握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阐述了以党建自评、自考核与群众评价为关键点,着力解决党建引领建设路径中的多个问题。彭紫琦同学深刻把握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阐述了以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格局、治理重心下移、城乡社区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城乡社区信息化共享为五大导向。她结合当前大中城市与小城市面临的课题,分析了我国正在构建的党建引领格局以及多元主体结构,进而构建了“大治理”、“大发展”、“大服务”、“大保障”、“大参与”的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战略框架。这一框架不仅强调了党建的核心作用,还突出了多方参与在提升治理效能中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化共享在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中的关键角色,为实现“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治理机制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在交流环节,就社会治理体系、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姚军老师进行了总结,指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必然要求。只有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使社会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判、成果人民共享,才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为城市管理专业学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和把握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积极为全面提升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积累专业知识,提升理论素养。
“城就未来”读书会由公共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城市管理系和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旨在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致力于阅读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运营等经典著作和前沿文献,以提升学生对城市管理的理论认知,提高学生理解、思考和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致力于城市领域研究者、工作者、学生提供一个以书会友、共同学习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与美丽中国、和谐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彰显我国城市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城就未来”读书会第12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