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商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者:曾华强发布时间:2008-10-16浏览次数:80

广东商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附:广东商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doc)

 

一、研究生教育概况:

    广东商学院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改为现名。经过24年的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士学位、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多科性省属重点高等院校。2007年经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22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近600人。

   

    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和三水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83亩。校本部毗邻广交会新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三水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建筑面积38.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40万元。校图书馆藏书260多万册,建有广东省高校经济、管理、法学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分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而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正高职称160多人、副高职称310多人,博士和在读博士教师280多人、硕士教师480多人。67人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还聘请了118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建成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并具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主体学科自2004年起连续四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目前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3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JM)。

 

    学校学术研究不断取得新成绩,近三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17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86项、横向课题86项,争取省部级以上高级别人文社会科学类课题立项位居广东省属高校前列;发表学术论文4124篇,其中核心期刊1565篇;出版各类著作109部,其中有影响的学术专著55部;获得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政府奖励1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广东商学院学报》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学校以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校内仿真实习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着力点,不断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2005年,我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该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全国第一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示范中心之一;2007年,教育部在该中心召开全国高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现场观摩会。

 

    浓郁的学术氛围,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了专业基础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等专门人才的培养。近三年来,研究生科研立项38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82篇,在全国、全省科技作品、创业计划、数学建模、英语辩论、文艺体育等各类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毕业研究生备受社会欢迎,2007届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100%,在广东省所有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中位居第一。毕业研究生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先后与世界各地3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学校所有专业研究生在学期间可申请到欧美或澳大利亚相关高校交流学习1年,成绩合格者可获国内及交流所在国家颁发的2个硕士学位证书。

 

新世纪、新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乘改革开放春风诞生的广东商学院,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积极实践“人才立校、学术强校、服务兴校、特色优校”的办学理念,按照“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工作方针,朝着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目标迈进,为广东和华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2009年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鼓励更多优秀生源报考,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我校200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将实行如下优惠政策: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达国家线且被录取的考生,无论是公费生还是自费生均免交学费。

    2. 除国家计划内定向及委托培养类别学生外,其余录取类别学生均可享受生活补助。

    3. 经济来源地为汶川地震灾区的考生,如被录取为自费生,给予免除培养期内的学费(3)

    4.211工程或“985工程所属高校国家计划内统招本科毕业生(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如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达国家线且初试总分专业排名前3名的,入学当年可获3000元奖励金。

    5.211工程或“985工程所属高校国家计划内统招本科毕业生(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如属调剂录取到我校,且录取类别为自筹经费者,学费减半。

    6.本校应届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达国家线且被录取者,如初试成绩加复试成绩在该专业所有录取考生中排前5名内,录取当年发放奖励金5000元。

 

三、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至少满2年,并参加与拟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段学习,有至少5门主干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或公开发表与拟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5.报考法律硕士的相关要求,按教育部公布的招生简章有关规定执行。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

 

报名时间

20089-11月,具体安排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名地点

考生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yz.chsi.com.cn ,现场确认地点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指定的报名点。

 

考试时间

20091月下旬,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四、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试题型

020201-国民经济学

020203-财政学

020204-金融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020208-统计学

030101-法学理论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6-诉讼法学

030180-法律硕士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120201-会计学

120202-企业管理

120203-旅游管理

 

 

 

国民经济学

(一)学科点简介

    国民经济学是我院的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另有1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3年以来,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3项;承担各类横向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4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项。近3年高级职称人员年人均科研经费5.2万元。

 

    培养目标: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学风端正,掌握国民经济学基础知识,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解释、分析现实问题,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及经济管理工作;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学流派、数理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发展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政府管理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公司、企业;还可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20201      招生人数:20(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327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

何东霞刘红红代永华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经济学基础(自命题)

新制度经济学(自命题)

2

转轨经济研究

曾小彬崔建华禹 来

3

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王 翊宁军明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新制度经济学》

卢现祥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7题,每题5分,共35分)

2)判断说明(5题,每题5分,共25分)

3)问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4)计算和图示(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新制度经济学》考试题型:

1)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财政学

(一)学科点简介

    我院财政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财政学学科为我院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另有3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近3年来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6项,横向课题16项;出版专著4部、教材7部,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获各类教学科研奖励23项。

 

    培养目标: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政治思想觉悟高、具有宏观视野、经济学基础扎实、财政税收理论和实务能力强、熟练掌握本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能独立承担本专业工作的研究型和管理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公共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税收理论与政策、财税管理信息系统、税收制度研究、税收管理与税收筹划、政府预算管理、国际税收专题、财税专业英语、财税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为财政税务部门、相关经济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进一步报考相关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20203     招生人数:20(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884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税收理论与政策

于海峰卢剑灵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经济学基础(自命题)

财政学(自命题)

2

财政理论与政策

傅道忠姚凤民
温海滢
王根贤

3

财税管理信息化

于海峰庞磊卢剑灵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 《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7题,每题5分,共35分)

2)判断说明(5题,每题5分,共25分)

3)问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4)计算和图示(2题,每题10分,2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 《财政学》考试题型:

1)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金融学

()学科点简介 

    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金融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金融学院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2人(含博士后3人),硕士学位14人(含在读博士5人),3人入选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金融学科现有金融理论与政策等6个研究方向,2005年以来,该学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60 篇;出版专著8部,教材2部;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承担各类横向课题3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各类科研奖5项;可支配科研经费合计为120多万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基础,熟悉当前金融理论的发展前沿;有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计量和分析技术,从事金融实际业务工作;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有关信息资料,并有较好的听、说、写能力;身心健康、具有开拓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主要课程:《中级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理论》、《投资学》、《金融工程学》、《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中级计量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等。

 

    就业方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教学和科研单位;还可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20204      招生人数:35(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494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金融理论与政策

黄正新左柏云
王学武
 剑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经济学基础(自命题)

金融基础[(含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自命题]

2

资本市场与投融资研究

王学武何 剑骆祚炎
宋建军
林文俏江振华

3

国际金融

左柏云宋建军刘纪显

4

银行管理

黄正新

5

金融工程

刘纪显林孝贵刘湘云刘晓星刁怀宏彭大衡

6

风险管理与保险

赵立航彭大衡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货币银行学》

夏德仁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5月第二版 

2

《国际金融学》

姜波克、杨长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月第二版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7题,每题5分,共35分)

2)判断说明(5题,每题5分,共25分)

3)问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4)计算和图示(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金融学基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共30分)

2)问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4)计算题(1题,每题10分,共1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产业经济学

(一)学科点简介

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目前有4位研究生导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都具有博士学位。叶祥松教授、赵景峰教授是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职)。本学科点近年来共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此外,还主持省教育厅项目4项,其中重大课题和重点项目2项。近3年来,与本学科相关研究项目有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重大研究课题1项,到位研究经费50余万元。近3年来,出版与本学科相关学术专著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权威期刊5篇,核心期刊80余篇。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较系统的产业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经济部门的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翻译、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主要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规制经济学、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制度经济学、中国产业发展与政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就业方向:从事政府管理部门行政管理工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教学与科研工作、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工作。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20205     招生人数:15(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327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金融理论与政策

黄正新左柏云
王学武
 剑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经济学基础(自命题)

金融基础[(含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自命题]

2

资本市场与投融资研究

王学武何 剑骆祚炎
宋建军
林文俏江振华

3

国际金融

左柏云宋建军刘纪显

4

银行管理

黄正新

5

金融工程

刘纪显林孝贵刘湘云刘晓星刁怀宏彭大衡

6

风险管理与保险

赵立航彭大衡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

苏东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 《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7题,每题5分,共35分)

2)判断说明(5题,每题5分,共25分)

3)问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4)计算和图示(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产业经济学》考试题型:

1)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国际贸易学

(一)学科点简介

    国际贸易学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另有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近3年以来,承担的厅局级以上课题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6项;承担各类横向课题2项;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42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项,获各类学会奖4项。

 

    培养目标:本硕士点致力于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学风端正,掌握国际贸易学基础知识,能用国际贸易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分析现实问题,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任务及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身心健康的国际贸易学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

 

    就业去向: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外贸易公司、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市场中介组织、驻外机构等;还可报考相关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20206  招生人数:20(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327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广东外经贸发展研究

李俊李莉王朝晖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经济学基础(自命题)

国际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实务)自命题]

2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李俊秦嗣毅李莉

3

国际营销

王朝晖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

李坤望,张伯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第五版)

吴百福,徐小薇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7题,每题5分,共35分)

2)判断说明(5题,每题5分,共25分)

3)问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4)计算和图示(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型:

1)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统计学

(一)学科点简介

    统计学是我院的重点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14人,另有6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15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3部,教材3部;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近3年高级职称人员年人均科研经费4.5万元。

 

    培养目标: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能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并用之解释、分析现实经济和社会问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开拓精神以及体魄健康的统计高层次人才。

 

主要课程: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经济计量理论与方法研究、多元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研究、随机过程、抽样技术、风险管理与精算、实验设计与数据挖掘、统计应用软件等。

 

    就业方向: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公司、企业等;还可进一步报考统计学以及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20208      招生人数:20(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327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国民经济核算与预测决策

林 洪胡学锋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经济学基础(自命题)

统计学(自命题)

2

统计应用与经济计量分析

林 洪胡学锋袁建文

3

风险管理与精算

许永甲袁建文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统计学导论》

曾五一、肖红叶

科学出版社,20061月版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 《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7题,每题5分,共35分)

2)判断说明(5题,每题5分,共25分)

3)问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4)计算和图示(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统计学》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

2)计算与分析(3题,共50分)

3)简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法学理论

(一)学科点简介

    法学理论学科点现有硕士导师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导师1人。近三年来学科点承担省部级、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共9 项,到位经费35万余元。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共3项,其中获“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两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第一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一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法治建设需要的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工作的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法律职业道德。

2.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注重中外法学原理的比较及应用,具有较好的法律人文意识及方法论基础,具备法律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法律和政治、经济、管理、社会、外语、计算机或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研究及法律应用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主要课程:法理学、西方法哲学、法社会学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等学校;还可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30101      招生人数:15(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143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法理学

房文翠柯卫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法律综合[(含法理学、民法、刑法学总论)自命题]
4)法理学(自命题)

西方法律思想史(自命题)

2

西方法哲学

杜承铭

3

法社会学

郭景萍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法理学》(第三版)

张文显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民法》(第三版)

魏振瀛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刑法学》(第二版)[总论部分]

高铭暄、马克昌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西方法律思想史》(第二版)

谷春德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法律综合》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10题,每题5分,共50分)

2)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3)论述(2题,每题25分,共50分)

2.《法理学》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8题,每题3分,共24分)

2)问答题(5题,每题8分,共40分)

3)材料分析(2题,每题18分,共36分)

4)论述题(2题,每题25题,共50分)

3.《西方法律思想史》考试题型

1)问答题(5题,每题8分,共40分)

2)论述(2题,每题30分,共60分)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一)学科点简介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近3年以来,本学科点承担国家司法部重点课题《当代中国公民宪政意识发展及其实证分析》、司法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研究》等科研项目21项,项目经费85万元;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5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1项,出版专著《社会转型与中国公民宪法自由权的完善》、《比较与调适:我国加入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的宪法机制研究》、《财政立宪主义研究》、《中国法治进程调查报告2005》、《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10部。

 

    培养目标: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学风端正,掌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基础知识,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理论和方法解释、分析现实问题,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及法律实务工作;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公法基础理论、中国宪法、中国行政法、港澳基本法、人权法、比较宪法、比较行政法、法学方法论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等学校;还可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30103    招生人数:20(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143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宪法基础理论

吴家清孟国碧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法律综合[(含法理学、民法、刑法学总论)自命题]

4)宪法学(自命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命题)

2

中国宪法

杜承铭朱孔武

3

中国行政法

邓世豹

4

港澳基本法

邓世豹朱孔武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法理学》(第三版)

张文显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民法》(第三版)

魏振瀛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刑法学》(第二版)[总论部分]

高铭暄、马克昌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宪法》(第二版)

周叶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

姜明安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法律综合》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10题,每题5分,共50分)

2)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4)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2.《宪法学》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

2)问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

3)论述题(2题,每题35分,共70分)

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试题型

1)论述题(4题,每题25分,共100分)

 

民商法学

()学科点简介

    民商法学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另有6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近3年以来,承担的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项,厅局级项目7项;出版专著6部,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8篇。近3年高级职称人员年人均科研经费6万元。

  

    培养目标: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求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和相当完整、系统的民商法学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民商法教学、研究和司法实践工作的能力,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民法原理、商法总论、外国民商法、物权法、债与合同法、金融法专题、公司法专题、国际商法、专业英语、侵权法、知识产权法、破产法专题、电子商务法、海商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私法专题、国际贸易法(含世贸组织法)、环境保护法专题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学校;还可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30105    招生人数:30(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143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民法理论与实务

邹大有

政治(统考)

英语(统考)

法律综合[(含法理学、民法、刑法学总论)自命题]

民法学(自命题)

商法学(自命题)

2

商法理论与实务

彭虹彭真军

3

国际商事法

钟立国于志宏孙占利

4

知识产权法

滕丽

5

环境保护法

幸红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法理学》(第三版)

张文显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民法》(第三版)

魏振瀛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刑法学》(第二版)[总论部分]

高铭暄、马克昌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商法》(第三版)

范健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自命题)

1.《法律综合》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10题,每题5分,共50)

(2) 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

(3) 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

2.《民法学》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8题,每题5分,共40)

(2)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

(3)论述题(2题,每题30分,共60)

3.《商法学》考试题型

(1)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

 

诉讼法学

(一)学科点简介

    诉讼法学科是我院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各类研究课题共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科研经费20余万元;主编全国法学统编教材2部,出版法学著作、教材5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项,获各类学会奖4项。本学科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等编著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72008》中,本学科在全国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排名第12位。

 

    培养目标:本学科致力于培养以诉讼法理论与实务为主线的法律复合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学风端正,系统掌握诉讼法学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熟悉相应实体法学知识和法律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实干精神和实干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身心健康。

    主要课程:本学科开设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课程有:中国民事诉讼法;中国刑事诉讼法;证据法;法理学专题;民法专题;刑法专题;商法专题;外国民事诉讼法;外国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专题;非诉讼程序的纠纷解决机制;民事诉讼实务专题;刑事诉讼实务专题等。

 

    就业方向:法官职业;检察官职业;律师职业;警察职业;公证员职业;法学教育职业;司法行政管理和其他行政机关中法制研究与法律事务工作;公司法务工作。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30106      招生人数:25(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143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民事诉讼法

张晋红罗筱琦丁海湖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法律综合[(含法理学、民法、刑法学总论)自命题]

4)诉讼法学[(含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自命题]

证据法(自命题)

2

刑事诉讼法

王学沛蒋石平陈建清

王学成

3

证据学

纪宗宜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法理学》(第三版)

张文显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民法》(第三版)

魏振瀛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刑法学》(第二版)

[总论部分]

高铭暄、马克昌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民事诉讼法》(第二版)

江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月第2

5

《刑事诉讼法》

龙宗智、杨建广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证据法学》(第三版)

樊崇义

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3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法律综合》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10题,每题5分,共50)

2)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

3)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

2、《诉讼法学》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10题,每题5分,共50分)

2)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3)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3、《证据法》考试题型:

1)问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法律硕士

(一)学科点简介

    法律硕士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我校2009年面向全国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律硕士修读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别,主要包括法理学、民商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谈判技巧、司法伦理学等。

    就业方向:法官职业;检察官职业;律师职业;警察职业;公证员;法学教育职业;司法行政管理和其他行政机关中法制研究与法律事务工作;公司法务工作。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30180  招生人数:50(含推免生5)

咨询电话:020-84096143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法律硕士

(全日制班)

导师组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专业基础课(统考)

4)综合考试(统考)

刑法学[(总论部分)自命题]

 

(三)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刑法学》(第二版)[总论部分]

高铭暄、马克昌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

 

(四)考试题型(自命题)

1.《刑法学》考试题型

1)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

2)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学科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院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教师队伍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近5年来,该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9项;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24部;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5项,获各类学会奖25项。科研经费充足,高级职称人员科研经费人均已达到2.68万元。

 

    培养目标: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成为本专业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党政群团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前沿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社会主义研究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等学校;还可以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30501    招生人数:15(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604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王家芳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命题)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命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命题)

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

刘苍劲

3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及其发展研究

杜奋根

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吴珏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月第2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月第2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李秀林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型:

1)选择题(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辨析题(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简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4)论述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试题型:

1)选择题(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辨析题(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简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4)论述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试题型:

1)问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思想政治教育

(一)学科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院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教师队伍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近5年来,该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厅局级项目12项;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8部;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近300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项,获各类学会奖18项。科研经费充足,高级职称人员科研经费人均已达到2.32万元。

 

    培养目标: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企事业思想政治工作。

 

    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前沿专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研究,现代大学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企事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等学校;还可以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30505    招生人数:15(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604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周振林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命题)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命题)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自命题)

2

现代大学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陈廷根

3

企事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月第2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月第2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郑永廷等

人民出版社200611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型:

1)选择题(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辨析题(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简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4)论述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试题型:

1)选择题(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辨析题(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简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4)论述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题型:

1)问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论述题(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英语语言文学

(一)学科点简介

    英语语言文学是我院的重点建设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另有5位在攻博士。近三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其它课题8项;出版专著9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研究现状与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教学的能力。

3.能用第二外语进行交际,并能阅读本专业相关文献;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从事科学研究。

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主要课程: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理论与流派、语用学、语义学、语料库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关联理论研究、认知语言学、;文学批评理论、西方美学、英美诗歌、英美小说、英美文学经典选读;文体学、现当代翻译理论、高级翻译;当代词典学、词汇研究与词典编纂;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外资企业、涉外机构、政府机关;或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050201   招生人数:25(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509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英美文学

曹山柯李国庆马 弦

1)政治(统考)
2)日语或法语(自命题)(3)普通语言学(自命题)(4)英美文学(自命题)

英语综合能力测试(自命题)

2

词典学理论与实践

雍和明

3

应用语言学

雍和明曾衍桃

4

翻译理论与实践

曹山柯李国庆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

胡壮麟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月第1

2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第一册、第二册)

吴伟仁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
(第一册、第二册)

吴伟仁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标准日本语》
(初级上、下册)

集体合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

《公共法语》
(修订本,上、下册)

吴贤良、王美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001重印)

注:复试科目《英语综合能力测试》不指定参考书目。

 

(四)考试题型(自命题) 

1.《日语》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10题,每题2分,共20分)

2)句型选词填空(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阅读理解(2篇,每篇10分,共20分)

4)中日互译(10题,每题2分,共20分)

5)写作(1篇,共20分)

2.《法语》考试题型:

1)词语选择(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句法结构(20题,每题1分,共20分)

3)阅读理解(2篇,每篇10分,共20分)

4)法汉互译(2篇,每篇10分,共20分)

5)写作1篇,共20分)

3.《英美文学》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5题,每题5分,共25分)

2选择填空(20题,每题1分,共20分)

3作家、作品与人物配对(20题,每题1分,共20分)

4作品理解(5题,每题8分,共40分)

5论述题(3题,每题15分,共45分)

4.《普通语言学》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

2)判断题5题,每题8分,共40分)

3)简答题5题,每题8分,共40分)

4)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5.英语综合能力测试

1)英译汉(共30分)

2)汉译英(共30分)

3)英语写作(共40分)

 

   

(一)学科点简介

    会计学学科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会计学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0人。近3年来,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37项,其中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82篇;获省部级教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各类学会奖项9项。

 

    培养目标: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系统掌握会计学理论与方法,熟悉相关法规,能够运用会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会计研究和处理会计实务,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理论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审计理论与方法、高级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研究、国际会计专题研究、资本运营研究、预算管理专题研究、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盈余管理。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还可以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120201   招生人数:30(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5629

序号

究 方

导 教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许义生马玉珍葛敬东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管理学原理(自命题)

会计学综合[(含中级财务会计学、

财务管理)自命题]

 

2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苏武俊郭银华艾健明

3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车嘉丽刘良惠

4

审计理论与实务

兰艳泽郭秀珍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管理学》(第七版)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合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编著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财务会计学》

戴德明、林钢、赵西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

2

《财务管理》

荆新、王化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型:

1)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2)问题简答(4题,每题10分,共40分)

3)问题论述(1题,共50分)

4)案例分析(1题,共30分)

2.《会计学综合》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

2)简答题(3题,每题5分,共15分)

3)实务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

4)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企业管理

(一)学科点简介

    企业管理学科是广东商学院的重点学科,现有教授19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另有6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现有硕士生指导教师22人。近3年来,企业管理硕士点共承担科研项目5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共获得科研经费147.5万元,年平均科研经费49.2万元;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481篇,其中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34篇,其中6篇被ISTP收录,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培养目标:企业管理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品行端正;掌握经济学基础和管理学专业理论、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善于发现、解决企业实践问题,身心健康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思想与流派,战略管理研究,管理科学方法与研究设计,营销管理研究,关系管理与服务营销,商贸企业管理研究,零售学专题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还可以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120202   招生人数:30(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016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市场营销

刘佐太彭雷清刘晓斌 怡刘清峰钟育赣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管理学原理(自命题)

 

管理学理论与实践(自命题)

2

商贸企业管理

徐印州肖 怡王先庆陈拥军
彭雷清
吴金椿徐 辉朱树人冉净斐

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徐印州吴金椿平 海王先庆
陈拥军
朱顺泉魏定国

4

人力资源管理

董福荣马建会刘 俊任 巍顾文静

5

战略管理

张建涛聂正安朱顺泉

 

 

(三)初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管理学》(第七版)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合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四)复试科目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管理学》(第二版)

芮明杰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型:

1)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2)问题简答(4题,每题10分,共40分)

3)问题论述(1题,共50分)

4)案例分析(1题,共30分)

2.《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题型:

1)概念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

2)理论述评(1题,共20分)

3)短篇论文(1题,共30分)

4)案例分析(1题,共20分)

 

旅游管理

(一)学科点简介

    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烹饪工程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管理学科已经成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也是广东省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唯一进入省级重点扶持行列的学科。旅游管理学科现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1)旅游开发与信息化管理;(2)旅游文化;(3)生态旅游规划与环境管理;(4)休闲旅游与会展营销。旅游管理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7人,全部是教授,个别教授还受聘于其他大学担任博士生合作导师。研究生培养实行研究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与导师个人负责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鼓励研究生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国际交流。学科点近5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近5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课题5项,科研经费35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9部,主编教材15部,其中导师组组长、学科带头人张伟强教授主编的教材《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入选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4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拥有旅游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室和10多个综合性的科研实习基地。国际休闲组织中国分会、中国休闲产业联盟休闲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广州地区旅游协会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旅游学院。

 

    培养目标:以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从业素质,实践能力强,能够运用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把握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熟练掌握英语,初步掌握1门第二外语,成为我国旅游业、旅游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本硕士点招收推荐免试入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将有机会被派往港澳及新加坡、韩国等国家或地区高校进行交流访问。

 

    主要课程:中级宏微观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环境研究、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旅游服务营销、旅游信息化管理、旅游业案例研、现代酒店运营与投资研究、项目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会展经济研究、休闲旅游研究、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大型赛事管理研究、中国旅游改革政策研究。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还可以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求学深造。

 

 

(二)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592    专业代码:120203       招生人数:15(含推免生2)

咨询电话:020-84096100

序号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旅游开发与信息化管理

张伟强

1)政治(统考)

2)英语(统考)

3)数学三(统考)

4)管理学原理(自命题)

旅游管理概论(自命题)

 

2

旅游文化

吴建华

3

生态旅游规划与环境管理

李春生

4

休闲旅游与会展营销

张玉明

 

(三)初试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教材

出版社、出版时间

1

《管理学》(第七版)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合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四)复试参考书目(自命题)

序号

参考书目

编著者

出版单位与时间

1

《旅游学》

李天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五)考试题型(自命题)

1.《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型:

1)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2)问题简答(4题,每题10分,共40分)

3)问题论述(1题,共50分)

4)案例分析(1题,共30分)

2.《旅游管理概论》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2)问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

3)材料分析(1题,每题15分,共15分)

4)论述题(1题,每题25分,共25分)

 

五、热点问题问答:

1)问:广东商学院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答:广东商学院是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务院授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招收研究生的财经政法类院校。学院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校区紧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2007年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100%,在广东省内所有招生研究生的高校中位居第一。按就业单位性质划分,我校2007届毕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分布如下:国家机关16.7%,高等院校16.7%,科研设计单位1.1%,其他事业单位4.4%,国有企业17.8%,三资企业1.1%,私营企业18.9%,民营企业15.6%,其他企业2.2%,自主创业1.1%,攻读博士研究生3.3%

 

截止2008525日,2008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已达79.5%,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就业去向主要包括各级国家政府机关、高等院校、银行证券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博士研究生等。

 

2)问:广东商学院近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公费生比例?

答:近几年我校的公费生比例均为90%左右,具体如下:

 

2005年计划招收126人,其中公费生110人,公费生比例高达87.3%;实际招收硕士研究生136(含公费生110)

 

2006年计划招收146人,其中公费生130人,公费生比例高达89%;实际招收硕士研究生180(含公费生130)

 

2007年计划招收188人,其中公费生175人,公费生比例高达93%;实际招收硕士研究生191人(含公费生175人)。

2008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22人,其中公费生200人,公费生比例高达90%;实际招收硕士研究生239人(含公费生200人)。

 

2009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00人,其中公费生360(此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最后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3)问:广东商学院2009年是否接收推免生?

答:学院面向全国接收应届免试直升研究生,欢迎已获所在院校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我校攻读硕士学位。拟申请到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的推免生请于2008930日前,将下列材料寄到我校研招办:

    (1)申请表 (样表见我处网页)

    (2)成绩单(加盖教务管理部门印章);

    (3)获奖证书复印件、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复印件

    (4)英语水平类证书(如四六级、托福、GRE等成绩)。

 

  我校将于20081015日前完成对经审查合格的推免生进行复试、考核。

 

4)问:广东商学院招收研究生的类别与学制?

答:我校200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类别包括: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国家计划内定向、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学习方式为全脱产,学制3年,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5)问:广东商学院研究生学费、住宿费收取标准?

答: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免收学费,自筹经费生、委托培养生收学费8000/年。

各种培养类别学生住宿费按当年上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

 

 

6)问:广东商学院为在校研究生设立了哪些奖学金?

答:我校在校研究生可申请的奖学金类别包括:

(1)国家奖学金

(2)广东商学院研究生学术奖

(3)广东商学院优秀研究生奖

(4)广东商学院优秀研究生干部奖

(5)广东商学院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奖

 

7)问:广东商学院有什么助学政策?

答:为帮助广大有志青年在我校顺利完成学业,我校将提供以下助学措施:

(1)国家计划生除免交学费外,每月还有250元以上的生活补助,享受公费医疗等优惠政策。

 

(2)学校将通过协助申请助学贷款,提供“助教”、“助研”、“助管”岗位等措施,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学校为研究生设立了专项科研经费,凡提出申请并获准立项的学生均可获得800-2000元的科研经费,资助比例高达100%

 

8)问:如何获取广东商学院历年试题?

答:我校各专业近年的初试用卷、复试用卷均已公布在我校研究生处网页―招生工作―历年试题库栏目中,所有考生可自行登录上述网页免费下载。

 

9)问:广东商学院2009年自命题科目的参考书目与考试题型?

答:我校2009年各专业初试单位自命题科目及复试笔试科目的参考书目及考试题型目前均已确定并公布在我校研究生处网页,请考生自行登录我校研究生网页―招生工作―招生简章中查询。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话:020-8409671484096846

传真:020-84096782

联系人:老师,老师      

E-mailyzb@gdcc.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 邮政编码:510320

 

广东商学院网址:http://www.gdcc.edu.cn

研究生处网址:http://yjsc.gdcc.edu.cn